产品详情
邓中庭文
一大早,汽笛声惊醒了广场渡口,突如其来的发动机响起了晨曲,渡口载着匆匆早起的旅客,徐徐离开码头驶向对岸,广场渡口开始了一天的航运。每天,岛上的居民、岛上的游客、回家上学的学生、打工谋生的打工仔,都通过这条海上通道顺利抵达目的地。50年来,广场渡口日复一日来回穿梭于南北两侧,不知有多少人跨海而过。那声音越过了整个城市的哨声,成为汕头人心中温暖的海滨印记。
廖海波是2019年在汕头拍摄的,汕头是一个内海大都市。整洁的“丰石海”将汕头市区一分为二,面向南北岸。从海上可以看到汕头,南岸群山葱郁,景色秀丽;北岸长廊内高楼林立,四周环绕着玉带;东有海湾大桥,西有丰石大桥,双桥犹如横跨海湾南北的两道彩虹,气势恢宏,气势恢宏。在汕头航运史上,渡船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林建云摄于2020年
抗战前,汕头渡轮被淹。抗战胜利后,汕头有三个轮渡公司,渡口是四腹船,由电船牵引,一次只能载一辆车,没有坚固的码头,临时起降点是根据潮汐涨落选择的。1946年,汕头海都运营渡船《力发》和《玉湖》,码头设在原路海关门前。1950年成立了一家联合渡轮公司。1951年,在明发商场门前修建了轮渡码头,开发了汕头至雷口的实车轮渡航线。1953年,汕头轮渡公司被潮汕公路接纳,改为汕头轮渡站。1959年搬到西地码头。同年,雷口浮桥竣工,贵石建成轮渡码头。
1940年,在汕头轮渡上,林伟义先生提供了
汕头汽车轮渡,也叫西地汽车轮渡码头,位于西堤路南端,俗称“石码头”。它于1962年完工,1980年扩建,2000年暂停。西地轮渡曾是汕头市区对外交通的咽喉,担负着城市南北两侧的汽车轮渡。1976年1月,广场渡口建成运营,极大缓解了海上客运压力。1990年6月,最后一艘木制渡轮--月山渡03号退出运营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广场渡轮还驶往马屿、南澳岛,开通夜游专线,船上还有卡拉OK包厢。除了交通效率,轮渡也成为游客体验汕头海滨风情的选择。
马朝晖拍摄于2020年
1992-1999年间,海湾大桥、贵石大桥相继建成通车。未来,“两桥飞扬,天堑变清”,彻底改变了过去南北城区轮渡通行的历史。如今,随着公共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家庭用车的普及,市民的出行方式变得便捷多样,乘坐轮渡过海不再是首选。嘉里传出广场渡轮码头将拆迁西迁的消息,拨动了多少人怀旧的心弦。
林建云拍摄于2020年的
克日。我特意坐了广场渡船。渡船带我重温了过去,我心里有一种特殊的品味。童年渡船是童心的运输船,平日里幸福忧郁;青春渡船是友谊的运输船,朴实热情,为学校同学送去过冬的寝具;青春渡船是爱情的运输船,痴情让人忘记时光的流逝;中年渡船是亲情的运输船,只等特殊的日子去亲人睡觉的地方。
黄昏时分,最后一班渡轮带着落日的余温靠岸,一天的航程就此结束。
方思哲摄于2019年
02CHAPTHER
邓中庭
现实就是这头的海湾
。过去,
青春早已逝去彼岸
,我还在飞逝岁月的倒影中旋转,2011
邓中庭2008
邓中庭2009
邓中庭
邓中庭2012
邓中庭
邓中庭
邓中庭
2012
邓中庭
。邓中庭2007
邓中庭2013
邓中庭2008
邓中庭2011
邓中庭
邓中庭2010
邓中庭
周岩
2010年
是渡船
把过去的
带到了彼岸
。\n]过去
我本该扬弃,却扛在肩上
周岩拍摄于2019年
方文琪
岁月的风把他们吹到了影像的边缘
甚至是影像的边缘
,风
把他们吹到了影像的边缘
。外景
方文琪拍摄于2019年
杨松
华丽,世界在大海中不再沉睡,等待新的一天到来
黄昏,来回
人间的一切邂逅。大家久别重逢杨松刘佳刘佳
瓶中的感人寄语
让我远离喧嚣,找到净土
带我回到过去。走向未来
喷泉:心电图档案
0860575-87696107
87607883
ko.pass
浙江省诸暨市阮市镇董公开发区